谢雪萍口述5: 打仗不是你心里想打就能打, 需要很多条件配合
新闻资讯

你的位置:蓝狮注册 > 新闻资讯 >

谢雪萍口述5: 打仗不是你心里想打就能打, 需要很多条件配合

发布日期:2025-08-05 18:41    点击次数:101

后来冀中部队改编,张学思调到了聂荣臻底下,在晋察冀军分区参谋处。

1943年又把他从聂司令那调到平西军区去了。平西这边,陈正湘是司令员,刘道生是政委,两个人都是老红军,让张学思当平西军区的参谋长,平西是在北京的西面。

中央可能有这么个精神,具体文件我不知道啊,我是这么想的,就是中央有意要培养他,把他放到具体单位里面,在实际战斗中练一练。我是这么猜的,实际怎么回事,咱不知道。

但看他的经历,从马列学院出来当东干队队长,不就是让他锻炼嘛;到冀中,一开始就让他当参谋处处长,也是个长,还是让他锻炼;以后到了晋察冀军区也是参谋处的处长,那也是练他;再后来到平西当参谋长更是练他,让你实际指挥作战了。

调到平西后,安排我做审查委员会的秘书工作,负责审查账目,怎么审查自己都闹不明白,反正给你个工作你就做吧,连带孩子带工作。

我和张学思经常是分开的,结婚了还是各人做各人的事,各有各的单位,结婚归结婚,生活归生活,能够碰到一起就在一起了,一转就不知道转哪去了。打仗就是这样,你白天还在这呢,没准晚上人没有了呢,战争啊。

但是一见面就有孩子,这才倒霉呢,非常倒霉,就恨自己这是怎么回事。那会儿还不懂得什么叫避孕,现在咱们有的是办法,过去不明白。

我俩经常在一块是从平西开始的,虽然在一块,也都在一个司令部里面,但是他呢,经常在外面打仗。

那个时期,他经常领人打碉堡啊。

打仗的事他很少说,他回来了就说好或者不好,缴获了什么战利品,我们牺牲了什么人,说一说。那个时候很艰苦,我们没有武器,只能动脑筋,怎么琢磨能把敌人据点给打下来。那就需要做很多事了,有群众工作,还有咱们部队的情况,那据点里面是日本人还是伪军,有没有伪军,能不能配合一点。

打仗不是你心里想打就能打,需要很多条件配合。

战利品很少能自己拿回来,日本罐头里的牛肉罐头最好吃,味道特殊。日本当时有这个能力,经济上,武器、供给都是现代化,咱们自己啥都没有,特别是八路军更是什么都没有,也没有经济支持也没有武力,所以就说游击游击,为什么游击战为主?条件决定的。

什么东西都是放到木头箱子,转移时骡子驮着,中国那时候工业水平特别低,你想缝个布包那你就自己缝,有军事挎包那都是以后的事了。

服装上,后来有了被服厂了,有点条件了,就研究服装问题,什么样的服装?要不要分级?后来说还是要分,一研究,就是干部四个兜,战士两个兜,干部装的东西多一点,有个笔,有个小本,战士两个兜,装点干粮。

好像排长以上才算干部,班长还不算。

在平西的时候,我跟刘道生的夫人朱雅峥来往很密切,以后就分散了。到大连海校后,她给我写信,说又碰上了,我还纳闷怎么又碰上了?后来知道,哦,他老头又调到海军去了,以后到北京就更碰上了。她也走了好多年了。

刘道生是个老红军,朱雅峥是个学生,后来参加革命,他们俩碰上了,就好了。刘道生挺有才的,善于做政治工作。按朱雅峥的话说,那是年轻有为英俊。

"文革"的时候,我家里的老大看上了刘道生的女儿,不是别人介绍的,是他们自己愿意的,我有一条,孩子的婚姻问题从来不管,那是他们自己的事。

在平西,从1943年到1945年,成天不是围打据点,就是钻山沟躲避敌人的"扫荡",这就是常态。战斗,对我来讲不多,但是对我们老张来讲就不行,他老得出去,很少在家。打据点不好打,但是又得打,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老骚扰老百姓,我们打下一个据点,就解放一个点,对那一方的老百姓来讲就是很好的事情。

平安的事没法说,我有个同事,跟我一个办公室,早上还在一块呢,下午反"扫荡"了,他发疟疾了。我们转移他走不了,也没人抬,那会儿也没什么交通工具,他走不了啊,敌人来了,半路叫敌人挑死了。

那一天时间,早上见到,晚上死了,战争里面没法说。

在平西的时候,除了司令部的一个院子在那发号施令以外,剩下的人都是分散住老百姓家的。都是号的房子,这家号一间,那家号一间,号房子只能号一间,不可能把整个房子给你,全号了人家怎么生活啊。军队他不能现来现修房子,那只能就是走到哪号哪。

在老百姓家,男女都是分开住的,给你一间房,你怎么安排是你的事。

一般都是号地主老财的大宅子,大宅子房多,可以腾出空房来。那小家小户就困难啦,除了没法才挤到一块去。也有的时候遇着实在没办法就露宿了,就住老百姓外面,人家就一铺炕,一家子在那,那你怎么办,只能住外面啊。

经常露天睡觉,夜行军,走到哪实在走不动了,就停下来,露天一夜。

吃饭一般情况是我们自己开伙,有的就是发给老百姓了。住哪家吃哪家这样的情况很少。因为人家老百姓负担不起你的粮食,那时老百姓也没粮食。你都住他家里,几口人都要吃饭,他怎么给弄。

我在平西没有遇到遭遇战,我们到了平西以后,我基本上不跟部队走了,在平西的机关工作带着孩子,都是住在比较偏僻的地方。一有情况我们就钻山沟,上山了,躲开敌人。敌人要到这来了,我们老早以前就跑掉了。敌人把这地方占了,就再往远了走。

机关一下令家属钻山,全钻山了。事先山上都有一些预防,像存的粮食了,日用东西了,存的咸盐啦,老早以前后勤给你安排好啦。那时候吃咸盐最要紧,没有盐吃。

平西比冀中好多了,那有山哪,有山就可以藏起来,在山里最好办,敌人怎么多也占不了所有的山,山连山,你封锁得了吗?敌人也没什么办法,所以山地比平原好在这。

冀中的武工队,不是打仗的组织,是专门做开辟工作的,但是它有武装,所以叫武装工作队。遇着情况就打,一般就是发动群众,教育群众,或者收集公粮啊,做这些工作。做政治宣传工作比较多,讲讲政策啊,有些老百姓不知道共产党什么政策啊。

平西改编,把张学思和肖文玖调到一起了。肖文玖是司令员,张学思是副司令员兼参谋长,军区越来越小了,但是他的职位呢,又从参谋长变成副司令员兼参谋长。肖文玖后来做过北京军区的副司令员。我们住的地方叫作塔河村,离北平不太远,我们老张就经常带部队打北平边上这些据点。

张学思不会给我讲打仗的那种残酷,讲了让我多操心啊,他不讲,要难了就告诉我很难打。说一千道一万,人家就是武器比你厉害,你想怎么打,只有手榴弹顶什么用啊,就是土炮也不顶用。人家是机关枪,"突"一下你们什么都没有了。

我打过枪,但不是打得太准。步枪也用过,手枪也用过。

我前面俩孩子都没了,头一个叫敌人给抢光杀光烧光了。第二个得了小儿肺炎,没有药死了,非常可惜。也是个女孩,很漂亮,她那眼睛太漂亮了。

那老百姓一看就说你这孩子活不成了,我不相信,结果后来真是活不成,一岁多吧。那时也不懂,要是现在的话呢,可以吃点芥子,用点萝卜籽水,给她弄弄。

芥子是一种菜,萝卜籽也是一种菜,都有消炎的作用,老乡懂我们也不懂。你遇着好一点的老乡会告诉你点办法,遇不着你自己啥也不懂。咱们的卫生员也没有药,连大人的肺炎都没法治呢,小儿肺炎更没啥办法。

两个孩子,一个是1941年生的,一个1943年生的,两个都没有了。所以战争年代的女同志,她们是很惨的。

到1945年,朱老总发布第二号命令下来的时候,他正打斋堂呢,斋堂是北平西面的一个地方,敌人很重要的一个点。

命令说吕正操、张学思、万毅挺进东北。

当时大家都愣了,分区的人也不知道谁叫张学思,张学思是谁啊?都闹不清楚,人在跟前都不知道。都不知道张昉就是张学思啊,他自己从来不说,别人也不知道的。

地委书记高鹏先就对大家宣布了,张学思就是张昉,要调他回东北啦。这个时候,张学思正在打斋堂,他不在家,也不知道这个命令。

"8.15"那天,已经半夜了,高鹏先到院里喊:"哎哟,大家起来起来。"大家睡得糊里糊涂的,半夜呢,什么事呀,以为敌情来啦,立马起来。那都习惯了,反正有敌情立马就转移了,以为敌人围圈来了。

大家起来起来,大家起来,好消息好消息!什么好消息?说日本投降了!

"哇﹣-"大家之间闹啊。

【谢雪萍(1920年—2022年4月8日),出生于广东省德庆县,八路军女战士,是开国少将张学思夫人,张学良将军弟媳。谢雪萍刚记事时,父亲就暴病身亡,母亲逼迫改嫁,把她送给了姨家。14岁那年,她从家里逃到广州,到纺织厂做工。1938年经八路军广州办事处的介绍,前往延安。1939年6月在延安抗大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1940年秋天在延安与张学思结婚。1960年谢雪萍参与了景山学校建校筹备工作,并作为校领导在此工作了近二十年。1975年4月8日,海军召开了给张学思同志平反、恢复名誉的大会。2000年6月10日携子女飞往美国夏威夷,与丈夫的大哥张学良会面。一年后再次到美国,为张学良庆祝101岁生日。2016年将张学思和张学思母亲的13件遗物捐赠到张氏帅府博物馆。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、六届、七届、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。2022年4月8日谢雪萍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,享年102岁。】



上一篇:徐梓钧的酒店照, 感觉如何?

下一篇:没有了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蓝狮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